潮生满川(高考暂退)

赛博幽灵在偌大的互联网世界游荡
一般路过杂食人
年纪轻轻罹患异食癖
有意见请筹款为博主治疗😢

弱德之美——浅谈道德在“弱者”身上的体现

世界华人大赛 国二


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“德”是从古至今的追寻和传承,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探求,也正因此理所当然被归为宏大和崇高独有的品格。然辗转于多所高校,传授诗词之美的叶嘉莹教授提出的“弱德之美”,对“德之一字作出了全新的阐释。


“弱德之美”脱胎于叶教授所从事的古典诗词领域,从词幽微深沉的美学特质,延伸到弱者坚守的低微之德,这个定义不仅能够概括诗词的美学属性,亦能诠释人与生俱来的特质——即抱持操守,在压抑中坚守道德与品性。


并非只有强者的力量才能称为“德”,有时占据大多数的“弱者”的精神力量,亦是道德的注解。譬如伯夷叔齐有王朝衰微,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之“弱”,然而他们采薇首阳山,不食周粟的执着操守,是为“弱德之美”;又如韩信面对屠户时有委曲求全,胯下受辱之“弱”,却成全了自己忍辱负重,成就伟业之“德”。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,“德行”有时也会在弱者身上寻觅栖居之地,并且涌动着潜藏更多生命力的隐忍和蛰伏。


叶教授将“弱德之美”一词译为“The Beauty of Passive Virtue”,英语中“Passive”一词意为“消极的,被动的”,用这样的词汇形容美德,似乎有词不达意之嫌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在“弱”压抑和匍匐的消极背后,“德的彰显更是弱者生命广度和韧性的体现。“弱”是表象,是春蚕啮桑的窸窣声响,是泉流初源的淙淙水声,是空山幽谷的寂寂无名。然而在“弱”的持守背后,“德”代表着破茧的生力,飞流直下的信念,空谷幽兰的暗香,随着低微的风在空气中潜游穿行。弱的外显于形,对应德的内化于心,虽然处于压抑和阴影之中,仍具有表层之下内在的精神力量。而其中的美学也就彰显在一强一弱、一明一暗的相互交织和对比之中,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特点的相互作用的副产物。


至柔至弱者,并非无法迸溅出强硬的品格;志刚至强者,也非不能拥有“弱德之美”。强与弱本就是相互调换的过程。木为顶天立地者,遇风尚且摧折;水为低微柔弱者,抽刀却不斩半分。“弱德”是适时而动,低伏的智慧。生而为弱,不仅不能放弃人格脉络中道德代表的操守,更要善于在弱者的底层处境之下,找寻生存的道路和生存以外的追求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弱德”中蕴含的人格高度和人性光辉,能够比肩生而为强者代表的力量。


世间万事万物总有强弱之分,于是乎“弱德”则成为对普通人生活的生动诠释和基本准则。作为凡人中的一员,我们可以身无特长,籍籍无名,但当面对天灾人祸之时,哪怕萤烛微火在黑暗的一隅散发出一星一点的微芒,混沌的世界里也能凝聚绮丽的色彩;尘雾之微在山河远阔下浮沉,于遥迢的彼岸亦能化身千亿。跳脱出“弱德”的美学价值,它在生活浪潮里赋予我们的现实意义,岂非我们在平凡中始终坚定的持守?


“弱”是一种处境,而非一种困境。化弱为德,将一生的操守与坚定熔铸进血脉的传承,“弱德之美”也就尽数体现。

评论(1)

热度(24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